您的位置 首页 > 软件教程

索尼杜比音效驱动_索尼杜比音效驱动下载

索尼杜比音效驱动_索尼杜比音效驱动下载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索尼杜比音效驱动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 有什么用啊

2.xm3支持杜比音效吗

3.我SONY蓝光DVD有音频同轴接口,带DTS和DOLBY解码功能,但无5.1音频输出莲花接口,怎样才能得到5.1声道效果

4.索尼蓝光播放器bdp-s1500没图像?

5.索尼xperia1和xperia5哪个更值得入手?

6.Sony Xperia 5 评测:更优秀的人眼追踪对焦与夜拍,只要一手就能掌握

索尼杜比音效驱动_索尼杜比音效驱动下载

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 有什么用啊

       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 有什么用啊

        这个一种是音效卡的REALTEK的音效卡驱动 。一种是显示卡上自带的HDMI自带音讯的驱动。如果是显示卡的,可以不驱动。没什么影响。

Realtek High Defini tion Audio Driver 有什么用啊?

        音效卡驱动

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有什么用

        是你电脑里的一个音效卡软体或程式用来播放音乐的,没有的话电脑就没有声音了

"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有什么用呢?拜托各位了 3Q

        这个是你电脑的音效卡驱动,表示已经安装好了,可以正常使用了

电脑问题,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有什么用啊?音效卡?没有装也有

        缺少音效卡驱动。 1:下载安装鲁大师。 2:点选选单驱动管理。 3:扫描结束后勾选音效卡点选更新。

       

realtek ac97 audio与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有什么不同

        HD Audio对比AC'97

        1. 取样规格

        AC'97在前期历经过3次大的修改,AC'97 1.x为固定的48kHz(hertz)取样输出;AC'97 2.1:扩充套件了部分音讯特征,开始支援多种取样率输出以及多声道输出;AC'97 2.2:更加完善和扩充套件了部分音讯特征,开始支援S/PDIF输出。S/PDIF即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索尼飞利浦数字介面。 AC'97 2.3是AC'97的最新版,支援扩充套件音讯技术,多种取样率(8、11.025、16、22.05、32、44.1和48kHz)和多声道,增强升级支援,可选S/P DIF数字介面,扩充套件配置资讯等。专用的立体声输出(Line Out),附加的立体声输出(Aux Out)可配置为线路输出、可选耳机输出、可选4或者6声道输出。可选18Bit或者20Bit的DAC和ADC,可选的音调和等响度控制,3D立体声输出增强。 即便是最终版,AC'97在规格上还是远远不及HD Audio,为了最大限度获得“真实细腻”的声音,HD Audio的音讯处理规格提高到了32bit/192kHz。这包含两个概念,前者是取样精度,位数越多,可供声音描述的资料量就越丰富;后者则代表取样的频率,频率越高、间隔时间就越短,所获得的声音就越细腻流畅。在实际输出时,HD Audio也能够达到24bit/192kHz,这样的水平,在规格上已能与采用DSD技术的SACD播放机相匹敌。相比之下,现在CD-Audio技术的规格为16bit/44.1kHz,DVD-Audio的标准也只是24bit/96kHz。 显然,HD Audio在取样方面的高指标让它可以轻松完成DVD-Audio、DVD-Video、CD-Audio的音讯回放。Intel最初打算让HD Audio也支援SACD音讯标准,但PC上的DVD-ROM在物理上并不支援SACD碟片,且实现DSD功能的编码/解码晶片成本高昂,所以Intel最终放弃了这种做法,也许只能等到时机成熟后(如蓝光DVD普及之后)才会在未来的HD Audio版本中加入。

        2. 解决了SRC问题

        AC'97不但将SRC带入了整合音效卡,也带入了按照此规范设计的独立声卡里。HD Audio的SRC问题是一些玩家最为关注的,在我们收集资料时,大多数的资料或语焉不详,或含糊,一些更是完全没有提及。 实际上HD Audio规范已经解决了SRC问题,或者说通过驱动,已经可以完全绕过SRC问题。过去由于非最终版的各个AC'97版本规范都采用固定48kHz输出,因此普通44.1kHz取样规格的音讯(譬如CD),就必须通过移位或抖动来实现44.1向上提升至48kHz规格的输出。这样一来必定会出现音质损失。 在Intel的官网上我们没有获得更多的资料,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最大的主机板整合音效卡晶片供应商Realtek身上。从Realtek的晶片资料上,我们看到了晶片规格的特性。为了解决SRC问题,ALC888S能够提供44.1 kHz和48 kHz两种取样规格,通过分频以及倍乘支援更多的拓展频率。也就是说,即便碰到44.1 kHz或48 kHz,又或更多的其他规范下的取样率,也无需通过转换,可以以原来的取样率转换成模拟讯号直接输出。

        3. 资料通道

        ICH6是首款可直接支援HD Audio的南桥晶片,我们便以该平台为例介绍HD Audio的整套硬体架构。从上图可见,HD Audio方案中的CODEC晶片为关键部分,它通过专门的“Azalia Link”汇流排与ICH6的控制逻辑相连,而这条Azalia Link可提供高达48Mbps的单路输出频宽和24Mbps的单路输入频宽,硬体厂商可根据需要拓展为多路连线实现更高的频宽!而AC'97标准的CODEC则是通过“AC-Link”汇流排同控制逻辑相连,该汇流排仅能提供区区11.5Mbps的总频宽,明显少于HD Audio系统。高介面频宽的作用在于可以输入更多的资料量,这是HD Audio真正实现高取样精度、多声道输出的先决条件。此外,HD Audio还引入动态频宽分配机制提高频宽的利用率,高精度的音讯资料流可占据更多的汇流排资源,而精度较低的音讯资料则少些,由此提供近乎完美的听音体验,这一点也明显优于AC'97的固定分配机制。

        4. 多音讯回放系统:

        除了堪称豪华的取样率和回放精度外,HD Audio在多音讯流回放和输入方面同样表现杰出。HD Audio的音讯介面具备所谓的介面路由和自动识别功能,一部采用HD Audio音讯系统的PC机可同时输出四路互不相关的音讯,彼此之间互不干扰,这样便能让PC同时处理不同的音讯应用。例如,可以通过音讯线/无线网路连线客厅的音箱;同时可通过连线在HD Audio音效卡上的多媒体音箱回放游戏中的音乐特效;接着再借助耳机来聆听PC中播放的MP3音乐……倘若还想通过麦克风与远端网路上的朋友交流,HD Audio也可以应付自如。这些应用可在同一时间进行,使用者好比拥有多个独立的音讯装置,同时进行多项音讯相关处理便不再是个问题。

        5. 更多的音效支援

        中高档音效卡都有自己的音效技术,如创新公司的EAX系列和傲锐的A3D,这些音效技术其实都是函式库的集合,这些函式提供特定的计算模式,通过运算模拟出极具空间感的立体音场效果,使用者因此可获得极佳的听感体验。譬如,使用品质不俗的耳机聆听音效卡所输出的雨声,倘若音效卡的音效技术足够优秀,便会使听者认为雨声不是来自耳机,而是外界真的下著雨。这样的情况也许只会出现在高阶音讯系统中,期待廉价的AC'97达到这样的效果自然不切实际。因此,Intel将音效技术作为HD Audio的要点,它与杜比实验室合作为HD Audio融入了先进的音效功能,由此提升PC的音效体验(杜比方面我们单独论述)。

        6. 硬体支援杜比音效技术

        AC'97软音效卡在音效方面的能力一直比较欠缺,CODEC自身并不支援多余的音效技术,而只能通过软体支援,依靠CPU运算—AC'97软音效卡口碑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此。Intel决心让HD Audio摆脱这种情况,为此它与杜比实验室密切合作,让HD Audio可在硬体上实现Dolby Headphone、Dolby Virtual Speaker、Dolby ProLogic Ⅱ、Dolby ProLogic Ⅱx和Dolby Digital Live功能。这样,符合HD Audio标准的CODEC晶片便具备一定的音效处理能力。当然,具体的编码和解码运算还是得由CPU负责完成,CODEC只是提供一个输入/输出的介面而已,这样对CODEC晶片不会造成什么负担,在技术上也易于实现。唯一的缺陷在于:HD Audio先进的音效功能也许会对CPU造成一定的负担,但这对CPU厂商来说显然有利无害:HD Audio或许能够有效拉动高阶CPU的消费需求,成为PC工业增长的又一动力。

        7. 更人性化的音讯介面

        为了让机箱前面板的音讯介面发挥作用,我们就必须借助讯号接线将前置音讯面板与HD Audio CODEC提供的专门插针连线起来—从物理上看,HD Audio与AC'97 CODEC的音讯插针没有什么差异,但其中有几个针脚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改变,从中我们可看到,连线插针的1、3、5、9针被用于音讯输入/输出连线,6、10针则用于返回自动检测的结果,这样在前置面板中HD Audio也实现了“即插即用”功能,使用者连线音箱、耳机、麦克风之类的装置就显得非常方便。

怎么安装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

        双击那个压缩包里的Setup.exe档案...

        首先你要确定你下的驱动包的型号和你的音效卡是对应的 不然装不上

        另外同一个音效卡的XP驱动和WIN7驱动也不一样~~

nvidia high definition audio有什么用,可以禁用他吗?

        这是用HDMI介面连线到到电视机时用的音讯装置,和你使用的显示卡有关。

        不影响电脑本身的声音

        可以禁用,但是没有必要,这不占什么系统资源的

安装Realtek High Definition Audio Driver失败

        这说明你安装的驱动不对哦,建议你去下载对应这个型号的驱动再来安装看看。不行M我,我来帮你安装试试。

xm3支持杜比音效吗

音频信号不兼容。

       回音壁和电视机的音频信号不兼容就会导致电视机收不到声音,需要利用转换器来转换。

       索尼回音壁5000的声音带来了新的维度,配置了杜比全景声和超高的解析度音频,使输出的功率达到了800W。

我SONY蓝光DVD有音频同轴接口,带DTS和DOLBY解码功能,但无5.1音频输出莲花接口,怎样才能得到5.1声道效果

       xm3支持杜比音效索尼WH1000X系列一直秉承着优雅的商务设计风格,这一代的WH1000XM3也不例外,WH1000XM3整机通体黑色,低调而内敛,在头梁部分,更加贴近头部曲线,有效降低了长时间佩戴对头部产生的压力,索尼WH1000XM3整机重量250g左右,比前代产品轻了约20g。

xm3特点

       XM3在剧烈运动中,也可以保持佩戴的稳定,丰富了其使用场景,WH1000XM3的释压耳垫采用软质聚氨酸脂泡沫材质,不但柔软且透气性好,耳垫与耳廓外侧的接触面积也比前代产品有所增加,进一步提升了佩戴的密闭性与稳定性,耳机左侧边沿位置有两枚实体按键可用于操控,用户可以进行开关机以及切换降噪模式等操作。

索尼蓝光播放器bdp-s1500没图像?

       第一个问题:同轴和光纤接口都是直接传送没有解码的5.1声道数字信号,注意是没有解码的的数字信号。DTS和DOLBY解码功能主要分离出5.1声道数字信号。而不是已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同轴传输可以是防止信号传输过程中相互干扰和的损耗。你的功放机没有同轴接口或是光纤接口意味着你的功放是没有数字解码能力的,需要外接一个外置解码器,或是换成带有同轴接口的功放机。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然后再有功放机放大后去推动音箱。

       第二个问题:音箱上如果有自带的放大功能(不需要外接功放机)。又有同轴接口就可直接接上

索尼xperia1和xperia5哪个更值得入手?

看一是不是HDMI口坏了。

       1、没有音频接口,只能用HDMI,很多老款功放机没有HDMI,音响输出是个问题,也无同轴音频输出。

       2、可以播放蓝光片源,但最高支持1080P,无力播放目前主流的4K蓝光,在我来看更像是一台DVD。

       3、可以播放网络视频,内置了第三方播放平台,需要连接网线,不支持WIFI功能,不能自己安装软件。

       4、不支持DTS解码,支持杜比音效,这样的播放机是不能作为家庭影院播放端的。

Sony Xperia 5 评测:更优秀的人眼追踪对焦与夜拍,只要一手就能掌握

       Xperia1好。两款机型都是骁龙855soc,都是8.2mm厚度,也都是三摄,都是21:9的屏幕,都支持杜比音效,都支持MicroSD卡扩展。

        现在来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Xperia1:

        Xperia1的电池容量是3200mAh,屏幕是4k HDR顶级屏幕,屏幕尺寸是6.5吋,相机方面,相机排放在手机背部中间,采用居中的设计,支持2倍光学变焦,快充是15w,支持防水防尘,机身重量是178g……

        Xperia5:

        Xperia5的电池容量是3000mAh,比Xperia1少200mAh,屏幕是普通分辨率的屏幕,但也是顶级屏幕,屏幕素质很好,屏幕尺寸是6.2吋,在相机方面,相机排放在手机背部左上角,不支持2倍光学变焦,快充是18w,在这一点上要好于Xperia1,机身重量是165g……

        总结:

        在现在的手机市场,一部手机的重量动不动就是200g以上,但Xperia1和Xperia5都很轻,这是它们很难得的优点。Xperia1虽然在很多方面要好于Xperia5,但两款机型也差不到哪里去,如果就实际使用情况来看,Xperia5应该是首选。因为在电池容量都很小的情况下,Xperia1用上了4K屏幕,相比于Xperia5更耗电,Xperia5在屏幕尺寸上要小于Xperia1,拿在手上的手感应该要比Xperia1更趁手,充电速率Xperia5还比Xperia1快,在价格方面,Xperia5比Xperia1便宜几百块钱,如果你不在意手机续航,又更喜欢4K屏幕,那你也可以选择Xperia1,Xperia1在相机拍照方面好于Xperia5,。大概就这么多了,该怎么买还是取决于你真实的需求。

        索尼刚刚宣布其下一代顶级智能手机--Xperia 5!

        这款新设备仅在之前的索尼旗舰产品推出4个月后推出--Xperia 1于5月底上市,而且它的年轻化确实太过年轻。

        那么,Xperia 5是关于什么的?它与Xperia 1有何不同?

        你应该买哪一个?

        几年前,当每个人都制作旗舰的“迷你”版本时,索尼的规格很低,索尼推出了“Compact”系列手机。它们基本上是最新索尼旗舰产品的较小版本,但最低限度的妥协。

       Sony Xperia XZ2 Premium vs. XZ2 vs. XZ2 Compact:规格比较

        在接下来的几代中,似乎索尼不确定如何处理Compact系列。这个概念本身很棒,它们几乎是唯一的小巧强大的Android手机。但客户对迷你设备的兴趣一直在稳步下降。紧凑型系列刷新变得寥寥无几。

        现在,看起来新推出的索尼Xperia 5是之前发布的Xperia 1的Compact版本。新款手机的屏幕为6.1英寸,而旧款手机则为6.5英寸。现在,一个6.1英寸的对角线听起来不像一个非常小的手机,但让我们提醒你,索尼的新设备的宽高比为21:9。但是,在这种背景下...... 6.5英寸的Xperia 1并没有比Xperia 5大得多。那么,为什么后者需要存在呢?

        索尼XPERIA 1

        外形尺寸

        6.57 x 2.83 x 0.32英寸

        167 x 72 x 8.2毫米

        重量

        6.28盎司(178克)

        索尼XPERIA 5

        外形尺寸

        6.22 x 2.68 x 0.32英寸

        158 x 68 x 8.2毫米

        重量

        5.78盎司(164克)

        要查看实际尺寸的手机或与其他型号进行比较,请访问我们的可视电话尺寸比较页面

        让我们看看硬件是否有任何差异:

        硬件和相机

        Sony Xperia 5配备了Qualcomm Snapdragon 855和6 GB RAM。猜猜是什么 - Xperia也是如此1.好吧,那么,也许是相机?Xperia 5有一个三相机模块 - 12 MP主摄像头,12 MP远摄镜头和12 MP超广角镜头。惊喜,惊喜 - Xperia 1有着同样的东西。并且,在前面,两者都有一个8 MP自拍相机。

        事实上,我们可以找到的硬件的唯一区别在于屏幕。不仅仅是尺寸,还有分辨率。Xperia 5的6.1英寸显示屏具有1080 x 2520像素分辨率(FHD +),而Xperia 1的6.5英寸屏幕则为4K,分辨率为1644 x 3840像素。不过不用担心锐度 - Xperia 5的显示屏将有449像素每英寸 - 这是非常尖锐的。

        哪个更好呢?

        Xperia 5并不是Xperia 1的更小版本。它略短,是的,但不是更窄,绝对不是更薄,而且不是更轻。它运行相同的硬件和相机。它没有4K屏幕......根据你的要求,它可能实际上更适合手机。

        这两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我们预计Xperia 5会更好。虽然索尼还没有公布任何新手机的价格,但它承诺(在某些市场)它将捆绑全新的降噪,真正的无线WF1000-XM3耳机(价值约230美元)。那真好;那真甜!

        Xperia 1以949美元的价格推出,但我们确实希望Xperia 5比这更便宜。从市场上的其他产品来看,可能还有799美元的价格。

        所以,虽然Xperia 5并不是一款“紧凑型”手机......但它更像是一个“哎呀,对不起。有一个更好的交易!“电话。

        贵的好

       恩,胖子李回答本行业的话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因开发工作需要,用了索尼的xperia1跟xperia5,两款手机确实可以,今天分享的是xperia1和xperia5哪个更值得入手?

       一,通过对比,判断一个手机主要性能的主要是CPU , xperia1 和 xperia5的CPU 都是一样的 ,都是搭载的高通骁龙855,所以两款手机的性能几乎都一样 ,不同的是索尼xperia5的屏幕采用的是窄面设计, 采用是21:9的比例设计,索尼Xperia5的机身宽度只有68mm,可以单手进行操作,所以对于手小的女性用户来说,这样的设计真心的是贴心,因为性能几乎一样,拍照性能也差不多,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xperia5的价格比xperia1的价格更便宜,我个人的观点是, xperia5更值得入手。

        个人观点:

        Sony Xperia 1 发表至今,不管是萤幕的表现或者是相机的实拍,都相当受使用者肯定。半年过后,Sony Mobile 再次发表了 Xperia 5,它的萤幕由 Xperia 1 的 6.5 吋变为更合手的?6.1 吋,但规格上并没有任何缩水,一样采用最顶规的规格,让 Xperia 5 变成能够一手掌握的旗舰机。

        接下来,就来看看这支雅致而强悍的掌心旗舰吧! 同场加映 2020 Sony 旗舰手机:摄影师拍照笔记 Sony Xperia 1 II 开箱评测

一、基础介绍:外观、规格与使用感

        Xperia 5 同样采用 21:9 的萤幕比例,但萤幕大小由 Xperia 1 的 6.5 吋缩减为 6.1 吋,就使用上,更适合单手使用。如果喜欢容易单手操作的手机,Xperia 5 是一支非常理想、一手掌握的旗舰机种。

        在规格上,Xperia 5 同样采用高通 S855 的处理器与 6GB RAM,储存容量为 128GB,也保留利用 SDXC 来扩充容量的方式。

        它也同时预载了 Android 9 系统,在 Xperia 1 颇受好评的三镜头系统,在 Xperia 5 上同样获得保留。

       

        ▲Xperia 5 璃光灰、璃光黑机身。

        Xperia 5 电池的容量为 3140mAh,根据 Sony Mobile 的资料指出,Xperia 5 本身在系统的耗电量得到更好的最佳化,即使电池容量稍微变小,仍能多出 25% 的续航力。

        实际使用上,原本外出利用 Xperia 1 拍照、轻度地使用社群 App 软体,一天下来(大约 10:00~19:00),大约还剩余 20~30% 的电量。如果是使用 Xperia 5 的话,大约都还有 35%~40% 的电量,显见续航力有感提升。

        此外,Xperia 5 具备 PD 3.0 的快速充电技术,临时没有足够电力的话,短时间内就能够充到足够续航的电力。

        ▲Xperia 5 采用与 Xperia 1 相同的按键配置,也同样是侧边的指纹辨识系统。

        ▲Xperia 5 也是少数保有独立拍照快门按钮的手机。

        ▲底部的喇叭,则同样采用了 Dolby Atmos 杜比全景音效。

        Xperia 5 虽然较 Xperia 1 尺寸小一些,然而不仅在 CPU/RAM 的规格上没有缩水,在萤幕上也同样没有妥协。

        ▲Xperia 5 这个 6.1 吋的 OLED 萤幕,同样采用 21:9 CinemaWide 的技术。解析度上支援达 FHD+,除了支援完整的 HDR 强化外,也支援 DCI-P3 100% 与 BT.2020 (REC.2020) 色域,具有非常理想的色准度与支援性。

        ▲除了 21:9 的满版观看照片、影片以外,对于影片与照片所需要的色彩准确度,Xperia 5 在萤幕上展现出专业级的水准。

二、相同的三镜头,更进化的科技与画质

        Xperia 5 在镜头配置上采用与 Xperia 1 相同的三镜头,分别是主镜头 26mm F1.6、超广角 16mm F2.4、望远 2X 镜头 52mm F2.4,三者都是 1200 万画素。

        ▲可以看到在镜头的位置上,Xperia 5 有更往侧边移动的设计。

        由于镜头配置相同,Xperia 5 仍然具有 Xperia 1 的人眼追踪对焦功能。实际的使用上,Xperia 5 的人眼追踪对焦的侦测度也确实有所提升,几乎是画面中有人脸出现,就出现对焦在眼睛上的框框。

        值得一提的是,与 Xperia 1 相较之下,Xperia 5 采取是更高的计算能力,由每秒 15 张的计算提升为 30 张,因此在连拍的需求下,灵敏度、速度与曝光控制都更加提升。

        ▲在人眼追踪对焦的连拍中,能快速精准拍摄动态人物,按住快门能产生高速连拍,不因为阴影与阳光下的转移产生曝光或过暗的情况,能维持曝光亮度均一的连拍照片品质。

        ▲我们测试了两个由「阴影」到「大太阳下」的高反差场景,可以看出每一张的连拍,曝光的亮度都很均一,没有因为由阴影瞬间转换到阳光下,而产生过亮的状况。而第二组范例中还可以看到,中间转换亮度时,天空稍微过亮一张后,即马上校正回正确亮度。

        ▲即使有复杂的前景,人眼追踪对焦同样能对到。

        ▲只要一拿起相机,人眼追踪对焦马上启动,像这样自然的表情也能瞬间拍下。

        ▲画面中人脸占的比例比较小,但人眼追踪一样能准确对到。在使用 Xperia 5 时,辅助的科技也相当实用。

        不过事实上,Xperia 1 也将在即将到来的韧体更新,将演算法更新。Xperia 1 将与 Xperia 5 一样,都会拥有最新的每秒 30 张人眼追踪对焦演算、连拍曝光控制。

        ▲在使用一般拍照模式时,Xperia 5 内建几种场景模式,比方说逆光、人像、美食等等,在侦测上也相当准确。

        ▲如果以人为拍摄主体,当侦测到闭眼或镜头被遮蔽,相机 App 的画面上也会有所提示,避免拍到效果不佳的画面。

        另外,Xepria 5 的景深模拟,延续了 Xperia 1 的高品质,不管在边缘的侦测与模糊的模拟上,都相当自然。

        ▲Xperia 5 景深模拟:静物

        ▲Xperia 5 景深模拟:人像

        谈到 Xperia 5 的三镜头,涵盖了大部分人在日常与旅行的用途,可说是相当实用的配置。

        在个别说明三颗镜头之前,我们也来看看三个焦段的视角差异。

        ▲16mm超广角

        ▲26mm 主镜头

        ▲52mm 两倍镜头

        一般来说,我们应用最广泛的镜头还是这颗 26mm 的镜头。一来是这个焦段不管是静物、食物、风景、随手拍摄都能够胜任,二来它也具备三颗镜头中最大的 F1.6 光圈,能够在昏暗的场景下有更好的发挥。

        ▲26mm 主镜头:静物随拍

        ▲26mm 主镜头:风景

        而 16mm 超广角,除了在户外能够装下更多的风景以外,也能在室内展现出更好的空间感。应用得宜的话,也能够适时地修饰身型。

        ▲16mm 超广角:适当的角度能利用超广角来修饰身型

        ▲16mm 超广角:超广角也很适合展现出建筑物内的空间感

        ▲使用 16mm 超广角时,也建议到相机选项中,把「失真校正优先」功能打开,能够更避免边缘的变形

        使用 52mm 的 2 倍镜时,由于是比较望远的视角,可以让我们有更便利的拉近,也能够适时的把杂物避开。同时也因为变形量比较少,也很适合拍摄方正的构图。当然变形量少的 52mm,也相当适合用于拍摄人像。

        ▲52mm 两倍镜头:适合用来拍摄人像

        ▲52mm 两倍镜头:适合用来拍摄远物并去除多余的杂物

        ▲52mm 两倍镜头:变形量较小,也很适合用来拍摄方正的构图

三、发挥自如的夜:进化的 RAW 降噪与 30 秒曝光

        从 Xperia 1 开始,Sony Mobile 导入了「RAW 降噪」机制,从源头开始就进行了降噪的演算,这让 Xperia 1 在低光源拥有相当优秀的画质。而在 Xperia 5 上的「RAW 降噪」则更加进化、表现更加卓越。

        手机拍照受限于感光元件,因此在昏暗的地方、或者是画面中的暗处,很容易有杂讯的产生。要消除这些杂讯状况,则需要进行演算;然而,演算虽然会带来较为干净的画面,却也容易漏失细节。

        Xperia 5 归功于进化的「RAW 降噪」,我们可以见到即使是低光源、高感光度、画面中暗处的这些状况,在细节与纯净度这两方面做得尽善尽美。

        ▲Raw 降噪的强大,即使只是随手拍摄,夜景画面的纯净与细节都让人满意。

        我们整理了下面三组范例照片,可以看出 RAW 降噪在 Xperia 5 上的精彩成果。

        ▲RAW 降噪范例一:Xperia 5 在昏暗处仍能保有材质的质感

        ▲RAW 降噪范例一原图裁切:Xperia 5 在昏暗处仍能保有材质的质感

        ▲RAW 降噪范例二:字体并没有渲染、油画

        ▲RAW 降噪范例二原图裁切:字体并没有渲染、油画

        ▲RAW降噪范例三:地板的颗粒材质感依旧

        ▲RAW降噪范例三原图裁切:地板的颗粒材质感依旧

        曝光的部分,Xperia 5 也同样支援了超过 1 秒钟的曝光时间,最长可以来到 30 秒。以这个拍摄时间来看,城市中的光轨、野外无光害时的星空,也都能顺利拍摄下来。对于喜欢摄影的使用者来说,这样的曝光时间得到了更多的创作弹性。

        ▲Xperia 5 支援最长达 30 秒的曝光时间。

        ▲透过最长达 30 秒的曝光时间,在 Xperia 5 可以很轻易地拍出城市的流光迷幻。

        ▲Xperia 5 的长时间曝光,透过适当的调整,也能在车流量少的深夜时分(晚上 22:30 左右),曝出漂亮的光轨(曝光时间 15 秒)。

        ▲采用长时间曝光,能够尽量地使用较低的感光度,也能让夜拍的画面质感提升(曝光时间 4 秒)。

        ▲透过长时间的曝光,可以尽其所能地用较低的 ISO 感光度拍摄,展现夜间照片更好的质感。

四、更便利创作的专业级录影 App:Cinema Pro

        自从 Cinema Pro 出现后,透过 Xperia 1 进行专业的影片录制成为可能的任务,它多样的控制与弹性,搭配 Xperia 1 色准良好的萤幕,让许多创作者利用随身装置即可拍摄专业级的影片。

        ▲在 Xperia 5 上,Cinema Pro 依旧扮演这个帮助创作者的重要角色。

        ▲在这个基础上,Cinema Pro 做了更多细微的调整,包含了:新增对焦的第二个锚点、收音的控制选项,与选择专案的细部调整。

        当然,Cinema Pro 所具备的专业的 LOOK 色彩管理预设设定,在 Xperia 5 上依旧可以进行各种氛围的营造。

        ▲新版的 Cinema Pro 提供更多的专案选项。

        ▲Cinema Pro 的专案选择画面相当简洁,便于切换。

        ▲Cinema Pro 依旧有着 8 种专业的 LOOK 色彩管理预设设定。

        ▲Cinema Pro 新增了第二对焦锚点。

        ▲Cinema Pro 在收音选项上具备更仔细的设定。

        ▲举凡白平衡、镜头切换、快门、感光度,在 Cinema Pro 中都能够调整。

        ▲在 Xperia 5 录制的 Cinema Pro 影片,透过手机 App 即可进行简单的编修、剪接。

Cinema Pro影片范例

        这次 Xperia 5 亦提供了「游戏增强器」这个新功能,让我们能因应游戏多样的状况进行设定,包含续航、通知等都能够有更好更完整的控制与增强。

        ▲打开游戏增强器后,会显示出手机内能增强的游戏清单 ; 我们能在个别游戏中,选择「使用效能优先」或者是「电池电量优先」。

        ▲玩游戏时,有时候会因为 App 的通知造成干扰,在这里也能进行妥善的设定 ; 其他的通知,也有更详细而完整的选项可控制。

        ▲在游戏进行中,萤幕左边有浮动视窗可以点出操作,操作结束后可以缩小于角落,不影响游戏进行。

结语:轻薄美型而强悍,掌中的影音旗舰

        今年初的 Xperia 1 已经带给我们许多惊喜,诸如:三镜头系统、人眼追踪对焦、RAW 降噪、Cinema Pro、长时间曝光、优质的 21:9 萤幕呈现与强悍的性能等。

        Xperia 1 可以说是集 Sony 相机、手机、录影机与萤幕、影音娱乐等最尖端的科技于一身。那么 Xperia 5 呢?

        ▲整体来说,Xperia 5 提供了更好的续航力,并维持相同的流畅度与效能,不仅具备旗舰般的性能、拍照与诸多操作体验,也提供了更舒适合手的握持感,「掌心旗舰」的称号当之无愧。

        ▲如果你喜欢迅速且画质好的拍照体验、流畅的操作、漂亮的萤幕,Xperia 5 是可以考虑的选择。如果你同时也是喜欢单手使用智慧型手机的使用者,那么 Xperia 5 可以说是万中选一的旗舰逸品。

        若想更了解 Xperia 相机技术理念,则可右转?将 Alpha 与 Sony 专业影像技术凝聚于掌中,阐述新世代 Xperia 相机技术理念?。

       好了,今天关于“索尼杜比音效驱动”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索尼杜比音效驱动”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启示。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热门文章